耆妙
分享
閱讀•心靈

死在香港–“見棺材,流眼淚” by 陳曉蕾,周榕榕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我們用了相當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很少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我們用了相當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很少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一看見這本書的名字,”死在香港”,就知道是一本探討死亡的書籍。

通常,我們也不會貿貿然去想起這個題目,甚至乎有點兒避免去想。但當我再看見書上的一段說話:’每一個人都會面對死亡,我們用了相當時間和力氣去活得好,很少想到死得好,才是一生。”

我不期然反思了人生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止境的追尋在生的種種,但死後呢?是不是從來都沒有人會回來跟我們說死後的世界是怎樣,所以我們不屑一顧?由於本人有喪至親及摯友的經歷,所以對死亡這個議題有些感受。於是,我便決定把這本書看過究竟。

死在香港,分為上,下兩冊。”見棺材”,及”流眼淚”。

一般來說,我們聽到的是說我們”不見棺材,不流眼淚”,意思大約是我們要死到臨頭,先洞悉原來問題一早已在眼前。這句說話,好像很容易便道出了整本書的核心。我地香港人大部分也不知道,原來我們到死的時候,才知道情形可以變得很可怕。

上半部,”見棺材”,談論的是在香港跟死亡有關的”硬件”,亦即是現存殯儀業制度裡的種種。

我們香港的殯儀行業是怎樣?多年來都是透明度偏低,用家很難將價錢貨比三家,行內人士只可以介紹入行。香港人死後的”安樂蝸”,也好像生前一樣,要價高者得。香港尤其特別的是,處理我們死後的屍體,是由食環署負責,這個部門亦同時負責處理垃圾,那是不是把我們香港人的屍體是垃圾?作者在書裡介紹台灣的殯儀行業,令我們得悉原來香港的政府可以做得更多!作者亦有談及到不同葬禮的形式,我們或可以把從前一些根深柢固,認為必須要的形式上種種,發掘當中刪除的可能性。此外,書中亦提及到殯儀業內的新一代,他們正努力為這個行業的神秘面紗逐步掀開。

“見棺材”這部份有大量與死亡有關的有用參考資料。無論死亡數字,某種死亡方法的數字,以及各個慈善團體的聯絡資料。還有,各種宗教儀式背後的意義。單看這些題目涵蓋的範圍,便已知道作者肯定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機去了解”死亡”這個議題,這種專業的精神,令人欽佩!

下半部分談及的”流眼淚”,就好像談論跟死亡有關的”軟件”。作者透過一些個案,令我們明白到死亡除了是儀式上要面對的各種問題,遺留下的親友,在情感上的適應,我們也要十分關注。

“喪親不是一種病,也不是問題,而是人生中要面對的一個大轉變,需要的,是適應。” 這句話, 我十分認同。但是,我們可以怎樣適應?這個大轉變所帶來的衝擊,並不是說可以應付便應付。人人的情感不一樣,有些人可以接受生老病死是恆常,亦有些人不能夠接受自己原本的生活突然變得不再一樣。那這些人的情感可以怎樣得到舒緩?如果處理得不好,便會令留下來的人受痛苦。

香港社會就這方面的支援當然不足,那麼我們怎樣可以幫助自己?尤其是當親友的死亡是來得那麼突然,好像自殺或因意外引致的死亡,那種震撼力,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而香港這個充滿着高樓大廈的地方,很多人會選擇跳樓自殺這個十分決絕而殘忍的方法去了結自己的人生。這個死亡的方法,就更加令別人難以接受。

因此,我們心靈上,可否做多一點,去迎接這些突如其來的創傷?或在知道家人有機會離去之前,整理一下心情?在香港,暫時未可以做到的安樂死,以及預設醫療指示,我們應否都可以計劃一下,令死亡對於患者及家人都可以有個預算?

這兩本書,令我對”死亡”這個題目,加深了很多認識。如果在數年前,我已經有接觸過有關書籍,可能我便不會在喪失至親及摯友時,顯得手足無措!我們避而不提,不談,不看,並不代表死亡不會在我們身邊降臨。我們更加要以開明的態度,去了解多一點,令我們也”死得好,這才是一生”!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21 Life Sto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